清晨,位于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金山公园,逐渐热闹起来。家长的陪伴左右,三三两两的小朋友,去往各自喜欢的趣玩天地,享受快乐。这是一个由儿童参与设计的儿童友好主题公园,涵盖运动场、攀石墙、波浪草丘等12个儿童活动空间,给各阶段的儿童提供游玩、认知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活动空间和场景。
一座城市对待儿童的态度,代表着城市的生机与未来。对儿童友好,就是对城市的未来友好。
近年来,珠海梅华环保生态中心打造为生活垃圾示范教育基地等3个项目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珠海市利用零星用地开展儿童友好型口袋公园建设经验做法入选《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经验举措清单》,供全国各地参考借鉴。
珠海梅华环保生态中心打造为生活垃圾示范教育基地。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事关广大儿童成长发展和美好未来。在珠海,儿童友好的理念正从一个个细微之处,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这正是珠海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引领,全力推进城镇建设品质提升结出的硕果之一。
儿童视角建设友好空间
什么是儿童友好?简单来说,就是为儿童成长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
如何让孩子们成为城市的“小主人”,高标准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珠海的“大人们”谨记心头,一系列硬核举措高位推进。
珠海梅华环保生态中心打造为生活垃圾示范教育基地。
《珠海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20—2035年)》,以“公园城市”理念整合全域绿色空间资源,充分挖掘各类绿地用于构建布局均衡、功能互补、全龄友好的四级全域公园体系,为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美丽圩镇提供重要空间载体。珠?;贡嘀贫押每占浣ㄉ柚敢匀惺识占浣ㄉ枨榭鱿肿纯沟鞑?,针对性提出符合市情的儿童友好专项建设指引。
为了激发儿童参与,珠海还创新举措组建常态化儿童议事会,以儿童一米视角,激发出更多创新火花。
公园运营阶段,组织“儿童体验官”活动,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公园设施使用等场景,把发现的问题直接反馈给相关部门,推动建议快速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提出需求—协商议事—落地实施—反馈优化”的闭环机制,让孩子们的想法真正被听见、被重视。
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金山公园儿童友好主题改造提升方案邀请儿童实地参与设计,在“边参与、边讨论、边设计”的互动环节中,形成了最终设计方案。整个公园分为0—3岁、3—6岁等多个少年儿童活动区和全年龄段活动区,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特征和需求,形成运动场、攀石墙、科普教育、协力挑战、旧物利用共造乐园、儿童树迷宫、中央草坪、入口广场、波浪草丘、亲子玩乐等12个主题区域。
珠海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珠海已建成儿童友好公园121个,其中73个扎根镇域。
众多儿童友好空间是如何因地制宜打造的?珠海积极围绕“百千万工程”针对美丽圩镇“七个一”、绿美生态小公园建设等中心工作任务,不断推动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向镇、村纵深发展,根据可利用空间、儿童需求等要素,以社区零星空闲地、插花地和居住区范围内边角地等地块为重点,因地制宜进行改造,为广大儿童提供多样化的高品质美丽圩镇绿色空间。
在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万山镇东澳村街心公园,以“海洋世界奥妙游”为主题,一块长期闲置的400平方米空地改造成了海岛上新的亮丽风景。
万山镇东澳村街心公园。
“小空间”撬动“大民生”,珠海以儿童视角破题,切实推动了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
一处处从儿童视角出发的温情演绎,收获了无数孩童的欢声笑语。
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建设
在美丽圩镇的打造中,珠海注重完善慢行交通体系,为儿童提供骑行、漫步、跑步的线型绿色活动空间,提升社区范围内的可达性。2019年以来,已建成林荫道184.53公里、健康步道148.14公里,拓展了儿童亲山近海融绿的路线空间。例如,香洲区梅华街道的志威路利用200米的带状绿地空间,设置了风雨廊架,为儿童出行遮风挡雨,还利用场地内的立体空间安排了儿童友好相关的宣传内容,使儿童上下学的路径更加安全、有趣。
借助老旧小区改造,珠海同步推进小区活动场地、绿地、道路等公共空间和配套设施适儿化改造。例如香洲区梅华街道南村社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新增儿童球场、亲子菜园等室外活动场地5万平方米,改造提升3条儿童上学道路,按照不同年龄分区域设置儿童活动场地,增加儿童友好标识,还打造绘本馆、阅览室等社区儿童微空间,适应儿童对美好成长空间的新需求。儿童友好理念已深度融入珠海城乡融合发展全过程,从社区微更新到城市空间构建,正全力推进城镇建设品质提升。
在珠海,儿童友好空间并非仅有公园。
珠海把儿童友好的理念纳入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程,融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化“四化住宅”建设之中,优化空间供给,打造儿童友好场景。
随着“好房子”技术标准的完善和“好房子”样板的打造,儿童作为居住者,也能在其中获益。如唐家湾镇珠海湾项目秉持“自然为基,体验为核”的儿童友好设计理念,打破传统儿童场地局限,在架空层等区域,根据0—12岁儿童差异化设置儿童游乐、阅读和自然探索区域;同时融入智慧科普屏、AR互动游乐屏等科技元素,构建“自然云课堂”,孩子们下楼即可开启自然治愈之旅,家长则在陪伴中实现“带娃”与“社交”的双重体验升级。(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