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在前往高铁站的巴士上,美国欢庆艺术舞蹈团团长贺家丽(Laurie Haupt)将一叠手写纸条交到珠海市文联工作人员手中。纸页间,是21位美国高中生用真诚写就的珠海记忆。

舞蹈团成员们在纸条上留言,写下对珠海的赞美。 朱文 摄
“我很喜欢能看到海岸线的城市!”
“珠海渔女、白海豚的故事都非常有趣?!?/p>
“珠海真像海洋上的一颗珍珠。”
“希望有机会我还能再来这座美丽的城市!”

部分纸条内容。 朱文 摄
这些来自美国青少年的留言,源于舞团一项温暖的传统——“夸夸瓶”。团长贺家丽说:“旅途中我们每天都会请学生在纸条上写下对彼此的赞美,放进一个简易的薯片筒。这能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创造良好的团队氛围?!倍诶肟楹G埃⒆用且哺庾鞘行聪铝怂堑男睦锘?。

两位老师拿着团队的“夸夸瓶”。 贺家丽 摄
作为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珠海专场的参演团队,美国欢庆艺术舞蹈团于10月20日晚在珠海大剧院献上了精彩演出。这个由27人组成的团队融合了国标舞和踢踏舞两种形式,是专为此次中国之行组建的。
这是美国欢庆艺术舞蹈团第一次来到珠海,也是许多孩子第一次来到中国。在演出后台,当记者与舞团成员们交谈时,收获了他们真诚又耐心的回答。
跳踢踏舞的团员Olivia Tucker今年16岁,珠海给她留下的初印象是“拥有美丽的海岸线和开放包容的氛围?!彼亩佑袲egan Winn则观察到这边街头有许多自行车,街道开阔适合骑行,此外,对于能与多国艺术家同台演出,他感到非常兴奋。

Degan Winn与Olivia Tucker在演出后台。 陈子怡 摄
虽然只在珠海停留了两天一夜,但这座海滨城市给团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来自美国犹他州的这群年轻人,家乡距离最近的海岸需要驱车12小时,珠海的碧海蓝天对他们而言格外珍贵。
“珠海给我的感觉非常舒服,是一座很放松的海滨城市。”贺家丽在采访中表示,“尤其是珠海大剧院的设计,让我印象深刻?!毖莩鼋崾螅图肝焕鲜固匾獠喂哿司缭旱钠渌硌萏?,并在舞台上即兴起舞。
除了演出,舞团还品尝了珠海的海鲜,称赞其“美味而且口味清淡”。大家在导游的帮助下学会了“靓仔”“靓女”“早上好”等粤语问候。临走前,团员们兴致勃勃地选购了中国结、宋锦耳环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手工艺品。
令人感动的还有舞团与中国文化的渊源。舞团团长贺家丽和副团长都曾在中国留学两年,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懊拦歉瞿昵岬墓遥泄凶盼迩甑睦肺幕?。”贺家丽分享了她热爱中国文化的原因,“这种对比让我们着迷。我们希望学生们能从中学习智慧,看到不同的生活方式?!?/p>
在艺术节演出中,舞团成员们也展现出对本土文化的浓厚兴趣。贺家丽特别提到:“我很欣赏许多节目将传统中国元素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方式,尤其是开场节目《爷爷唱的诗》和非遗鹤舞,它们的情感叙事和创意服装令人难忘?!?/p>

舞团成员与珠海工作人员合照。 朱文 摄
如今,舞团已抵达长沙,继续他们的中国之行。那些写在纸条上的真挚话语,那些在日月贝舞台上的翩跹身影,还有中美青少年之间建立的友谊,都已在这个金秋时节,成为珠海一道温暖的文化交流印记。(来源:观海融媒)